第9章 社团,是大汉帝国的润滑剂!
作者:凌波门小书童   大汉小吏最新章节     
    “混社团?恐怕不是一条正道吧?”樊千秋干笑两声,脱口而出。
    “混社团?”淳于赘没有听明白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
    “混社团就是入私社的意思。”樊千秋只好解释道。
    “大兄这三个字,用得极妙,一个混字,就将私社里的鱼龙混杂给讲明白了。”淳于赘赞道。
    “入了这私社,会不会招来官衙上的麻烦?”樊千秋问道。
    “大兄一直老实本分,对这些事就不甚了解了,你且宽心,不会惹来麻烦的。”
    “不少私社背后更有豪猾世家在撑腰,只要不闹到造反起事的地步,府衙是不会多事一管的。”
    “就拿眼下征税这件事情来说,莫看钱万年和窦衷他们耀武扬威,但也只能欺压你我这样的顺民。”
    “许多蛮横之人会想办法在赋税上动手脚,府衙要收齐赋税,有时还要与私社勾连,请他们奥援。”
    樊千秋明白了,有人结私社抗税,就有人结社替府衙收税,这就是哲学中提到的“矛盾的两面性”。
    由私社代替府衙收税的方式,其实就是包税制的初阶阶段。
    包税制这东西虽然有弊端,但是在中外历史上都不少见,原因是此法可节约政权大量的执政成本。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明确记载的包税制度可追溯到五代时期。
    但是不意味西汉不存在包税制,只是记录的内容有些语焉不详。
    孝武皇帝实行盐铁专卖制度后,盐官多由盐商出任,恐怕就是包税。
    现在,樊千秋听了淳于赘的话,就更确认在大汉帝国的基层是存在包税制的。
    “入了私社,他们就能给钱?天下当真有这可以白吃的午膳?”樊千秋问道。
    “入社,可以拿到的钱其实并不算多,每月有定数,但可从社中贷到子母钱……”淳于赘道。
    西汉有一种职业名为子钱家,就是专门以放高利贷为营生的商人。
    出借的钱因为可以生出利息,所以称为母钱,而利息就是子钱了。
    昔日七国之乱,孝景皇帝为了筹措军费,曾经向子钱家借贷军费。
    子钱家们认为关东局势不明朗,不愿意出借,唯有一个名为无盐氏的人愿意出借。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孝景皇帝给了他十倍利息,无盐氏因此成为了关中的巨富。
    借高利贷,樊千秋是有顾虑的,更别说还要借社团的高利贷,岂不是与虎谋皮?
    “这子钱恐怕不低吧?”
    “若是不入社,子钱当然高,但若是入社了,这子钱就会低许多,一年一分利。”
    一年一分利,放在后世已经算高了,但是放到现在确实不算高。
    入社似乎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但会不会影响自己日后在仕途上“追求进步”呢?
    樊千秋在心中是打了个问号的。
    但是,思来想去,也只有这個法子能快速地筹钱了。
    “想要入社也不容易吧?”樊千秋下定决心再问道。
    “大兄的义父田义是万永社的社丞,掌管钱粮,地位仅次于社令贺忠,去求他定然行得通。”淳于赘说道。
    听到这“社丞”和“社令”的名号,樊千秋又搞明白了一件事,社中的职务都是照猫画虎从府衙里搬来的。
    猛然一听倒也确实能唬人,还以为是官方的名头呢。
    这与后世的保安服与j服长得极其相似是同一个道理。
    “既然我有这样一个义父,能不能直接向他借钱,而不入社呢?”樊千秋仍然有些顾虑。
    “大兄这事也忘了?孩童出生后若体弱多病,爷娘就会带去认义父。”
    “这认下来的义父往往都是乡里横行的狠人,三节两寿是要送钱的。”
    “田义虽不是什么大恶之人,起码有几十个义子,不会网开一面的。”
    樊千秋听着淳于赘的解释,不由得想起了乐少的那几个干儿子:飞机、东莞仔、吉米仔……
    个个都是狠人啊,不知这田义的麾下有没有这样的狠人。
    原以为找到了个好的靠山,没想到是个便宜的义父而已。
    “按你的说法,就只有入社这一条路走得通了……”樊千秋道。
    “我左思右想许久,实在想不出旁的办法了,只有这一条路子能走。”淳于赘摊手道。
    “那入了社能再退出来吗?”
    “这不行,按照社约,要三刀六洞或一眼一耳才能退社……”
    果然,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
    还有不到三日的时间了,樊千秋实在想不出旁的办法。
    总不能奢望三日之内将这几具石棺全部卖掉吧。
    就算卖掉了,钱也还不够了。
    可恶的苛捐杂税!
    “既然如此,那就带我去见一见这个义父吧。”樊千秋总觉得与这义父未必相处得融洽。
    “诺。”
    ……
    樊千秋原以为隔天才能见到田义,但万永社的“社”就在东市北边的安定里,二者相去不远。
    于是,樊千秋就立刻跟着淳于赘往万永社赶去。
    一路上,他又从淳于赘口中打听了不少关于万永社和周围其他私社的情况。
    私社有相对固定的活动范围,小的社控制一两个乡,大的社控制三四个乡。
    不少私社管辖的范围甚至比披着官皮的亭还要大。
    长安大大小小有八九个社,城中十六个乡、一百六十个里几乎被他们瓜分一空。
    这些社不仅要充当府衙的临时工,帮着征收最难收的行商市租;还经营许多灰色甚至黑色营生,获利颇丰;更要维持街面下的秩序,调解民间私人的矛盾。
    私社就像这庞大社会的润滑剂,让整个社会得以顺利运转。
    万永社控制着东市东边的清明北乡,共四个里,这里行商多,油水很足,所以过得很滋润。
    但是从今年春天开始,南边的富昌社几次故意地越界,连续发生了好几次打斗,伤者不少。
    如今,秋收农忙已过,农民会将自家物产拿出来卖,正是大收市租的时节,恐怕还有冲突。
    淳于赘说的这些消息很重要,樊千秋不管有没有用,全部先仔细地记在了心中。
    申初一刻的时候,樊千秋两人终于走到了万永社所在的院落,见到了自己的便宜义父——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