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知不为
作者:澜若般若   幻世之靖王妃外传最新章节     
    当承王灭去南雅的消息传到素泉时,贞元正在长乐宫临摹王泊之的书法。
    朝庭正元节前后各有三日休沐,难得的闲暇,恰逢苏容若生了对龙凤双胞胎,家里从上到下一遍欢腾,年少的皇帝,以过节亲人团聚为由,巴巴地跑过来凑热闹。
    王七郎的墨迹洒脱婉丽,飘逸流畅,他向来喜欢,作为一国之君,御笔朱批必将流传于世,他希望,无论是自己的书法或政绩,都不让后人失望。
    大雪初停,冬阳高照,长乐宫里玉树琼枝,梅花绽放,宫女们正笑语盈盈地挂灯笼,嵌桃符,轻寒的北风,似乎也洋溢着节日的喜气。
    药香混着宁神的熏香气味,清浅安宁,从月门的那边飘入鼻端,却是苏容若在经过两日一夜的痛楚煎熬,谷林为产妇培养气血外用内服的结果。
    靖王坐在南窗下,轻轻地摇晃着婴儿吊床,目不转睛地盯着两张吹弹可破的小脸,刀斧雕成的脸庞,温柔如春日湖波在阳光下化开。
    “看这肌肤玉雪粉嫩,睫毛又长又浓,像极了小若,阿禧,你说是不是?”琪娜娜忍不住地摸着婴儿柔软的胎发,向旁边的西门昭问。
    曾经的梦中情人对她竖起食指,轻嘘一声:“睡着呢,别吵。”分不清说的是才出生几天的婴儿,还是隔壁红绡帐中的母亲。
    “小度小乐今后跟我家结亲,你和金铃不许抢。”草原格格仗着和苏容若的交情,私下对手握重兵的靖王和龙卫公仍如少女时代一般随意。
    “就你这性情,还能当好婆婆?”西门昭看她一眼,是笑非笑,随手抱起在腿边爬来爬去的小慈,轻声地哄他。
    琪娜娜正要向金铃求助,匆匆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却是宫中值日的齐思贤,送来一封来自南方的急报。
    徐万里灭去南雅国,与前朝兵部尚书赵邦达等拥戴承王登基,据丽迪为都,拜苏子安为相,国号承平。
    惠安还未平定,又来个承平朝。贞元脑中嗡的一声,被碳火烤得温暖舒适的房间,忽然变得森冷,好半晌才呼出口气,道:“天下一统,不知何时?”
    靖王的目色也恢复了平素的冷峻,从十八岁横刀纵马,转战沙场,风寒雪霜,孤月羌笛,好不容易得娇妻佳儿相伴,天下局时却再次改变。
    他的命运似乎早已被注定,注定属于那铁血硝烟,而非柔情脉脉的闺阁。
    琪娜娜和金铃知趣地起身行礼,抱起小慈出得门去,隔壁房间,崔云正教小鱼和晟儿读书: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靖王接过琅琅童音,仿若在遥望圣人孜孜以求的王道乐土。
    只要生民安乐,管他二分三分,他受先太子影响,并不在意国土大小,要紧的是承王继续苛政峻法,让百姓劳作所获除去裹腹,全部上交朝庭,再加繁杂的劳役,更是苦不堪言。
    贞元明白他的意思,颌首:“这几年兵连祸结,灾荒年年,若承王能许农人返田,商户重新营业,流离失所的百姓,能有片刻喘息。”
    “承王若轻徭薄赋,约法省刑,我朝未必不可与之和平共处,然,南雅王并无差错,悍然入侵乃为不义,陛下当发檄文谴责。”西门昭提到当务之急。
    贞元看向靖王,见对方点头,道:“崔相文思敏捷,由他起草最为合适,不过。”他沉吟半刻,问:“我在想,不知五兄能否跑一趟南方?”
    他嘴里的五兄,就是苏容若的堂兄苏子越,他与阿姐亲近,也便跟着称呼。
    苏子越和王奕办学初见成效,在崇肃两州掀起一股重礼兴学之风,并感召了不少士林中的青年才俊跑到西北为新朝效力。
    两个男子自然明白,上次承王拒绝了靖王招安,贞元是想通过兄弟之情去影响苏子安,以和平的方式将南方的治理,将暴政改为仁政。
    也是延缓甚至取消靖王南征,让他多享受两年天伦之乐。
    陛下年少,不知世间最难变的就是人的理念,西门昭轻声叹息:“那人信的是成王败寇而非仁爱礼智,当年对小若下手毫不留情,怎会?”
    贞元温和的语意里透出股少有的坚持和执拗:“明知不为而为之,能成功最好,若不能,也可坦然无憾地与之开战。”
    落目处黛瓦竹篁,粉墙枯树,都被白雪染上一层说不出的清寒寂寥。
    阿禧深谙世态人心,不愿做无用之功,陛下却仁至义尽,为百姓福祉,不惜与狼共舞,若大兄还在,他当如何取舍?
    靖王沉吟半刻,道:“战火重燃,受害最重的总是黎民百姓,横竖我东征军的招募和训练都需要时日,不妨先按陛下之策行事,也给承王和各方一个机会。”
    “承王精明,待苏博士到南国,必会猜到此乃你或陛下之意,眼下他根基未稳,怕会与我朝周旋,各种要求,我们应是不应?”西门昭语意沉沉地问。
    靖王难得地笑:“苏博士致力办学,面上与朝庭并无联系,他以个人的名义行事,承王未必多想,即便想到,他可漫天开价,我亦可就地还钱。”
    承王的政权建立在属地之外,当地士绅未必支持,加之他征战多年,军需匮乏,若财资援助能让他施行德政,兵戈不兴,何乐不为?
    西门昭见他和贞元心意已决,道一声好,补充提醒道:“博明在南方多年,精于算计,可与博士同行。”
    周尔旦自小在苏容若身边长大,学会不少谈判技巧,可补苏子越之不足。
    贞元听罢大赞他思虑周全,并令齐思贤请崔相和沈玄微前来商议,看对方身影消失,才语意惴惴地问:“迁都,边关,募兵,难民安置都花费极大,若承王再索要物资,户部那边怕更紧张。”
    靖王身为三军统率,不苟言笑,西门昭虽然性子相对随和,到底与他不太熟悉,贞元对于这两个兄长,向来是敬爱多,亲近少。
    “无妨,你阿姐在伦煌购得不少房产,等迁都的消息传出,伦煌地价必然大涨,她说一半得利给你。”靖王记起爱妻吩咐,尽量亲切地说。
    若非阿姐和阿兄的庇护,自己怕早已不在人世,贞元鼻头酸楚,动情地望向靖王:“我,定不辜负你们。”
    这孩子。靖王心中欣慰,却不知说什么才好,转眼瞧着吊床里的一双儿女,目色重新柔和:“你阿姐说你给他们的礼物,要在他们的满月宴上抓周用来着。”
    “他们和我有缘,定会选我送的物什。”贞元笃定地说,他不曾料到,两个小家伙的满月宴,并没有如期举行。
    ——————
    备注: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几句出自《孟子》
    感慨:孔子作为华夏文化最重要的标签,是一个注重现实的人,他不像庄子在彻悟生命痛苦短促后的逍遥自在,不像佛陀为人类摆脱生老病死寻求解脱之道,不像苏格拉底追求灵魂理性认识自已而爱智慧,不像耶稣引导世人走向他的天国。
    孔子的梦想是要复古到周公时代,那个他以为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的尘世天堂,但讽刺的是,这个极现实的人的追求却永不可及,所以自汉以后,正如王安石所说:中国圣人多生于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