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都市里的老百姓来说,城市的繁荣离不开他们关注的市场与收入,因为每一处得失都切身相关。
这是繁荣的年代,还没有达到那种大公司掌控市场的境地,因为普通市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小生意和生活方式。
王辰确定李世民已经领会了他的担忧后,才继续分享起他的思路来。
“农民之所以焦虑无比,正是因为他们承受不起任何形式的经营失败。”
“习惯种植大米的老市民,即使产量一年比一年稍少,但至少他们对这种农作物非常了解,除非自然环境非常糟糕,不然一般不至于遭受重创。”
“这时若有人建议他们尝试全新品种,有望显着提高粮食收成,你想他们会一口答应么?”
面对这个问话,李世民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会,随后无奈的点了点头。
“或许他们不会轻易同意,生活已经安定平稳,但换种风险性未知的粮食作物,意味着用不确定的增加换取可能会有的丰产。然而这个风险就是一年的辛苦都将白费,没安全保障,没人会选择这样的冒险。”
王辰轻击一下手掌,他赞赏地看着李世民。
“不错呀,李先生,还行啊。”
“事实就如同你说的那样,他们对新种子毫无认知,经验更是谈不上。”
“这种尝试有很大危险,一家老小吃不上饱饭的可能性非常大。这是城市平民百姓绝不想要的结果。”
“即便那是政府的规定,就算是为大众描绘出美好丰收的前景,一旦推广到全国各地,而且他们不清楚如何种植物,就算官方强力推动,成效也不会理想。”
听到这,李世民明白了王氏兄弟最后一点顾虑的重要性。
想了想后,李世民提出问题:“那么这就是为什么王氏兄弟在此地尝试种这种稻谷,是为了未来更大的普及在做准备吗?”
王辰微微笑了下,这次他并不意外。
都已经说到这种程度,李兄弟能联系到此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接着他拿起了铲子,轻轻挖掘了一下土壤。
王辰随后继续道:“正是为了未来做铺垫,对于陌生的粮食作物,老百姓都不理解,也不想种。”
“所以在全面推介之前,我会试着先种一季看看,这样我便能获取一些耕种这类东西的经验。”
每次变化都用纸笔记载下来,那么经过这一季之后,占城稻的耕种方法就能够编写成册。
“到时候,各地官方可以使用这个成册的信息去做宣传,总要比平民一头雾水摸索好太多了,也有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这种方式。”
实际上,王辰将其编写成册除了易于让人接纳外,还有他终极的愿望就是研发杂交谷物,甚至超越杂交谷物,更加强劲的东西。
但是这点没有必要告诉李二皇帝,因为目标远大却难以短期实现。
然而单凭着这些话语,已经完全惊呆了李二皇。
眼光多么超前!考虑的是多年后吗依据李世民内心估算,在王先生真的步入朝廷,接着再全面推行此大米,至少需等待6个月之久。
还没有进入朝廷,王先生在考量更多未来的道路吗一想到这,李世民忍不住用手掩面。
妈啊,真有目光远大的视角,他在考虑如何推广的时候,开始琢磨着怎么顺利完成普及呢?
在一阵感叹以后,李世民又集中思考王辰说的这些事情。
摇头晃晃,他最后不得不认同地点了点头。
如同王弟弟所述,如若他能依据这个稻谷生长习性和特性编制一本教程与教训的书籍,肯定有助于安抚市民的内心不安定因素。
果有一本能积累此类技巧书籍,只要地方官家出面讲解,传入城乡之中展开,预计部分敢于冒险的老百姓会改变旧种模式。
最多只需两个季度的更替,就能使南方农业实现大变革,大唐盛世可谓一项确确实利。
想清楚这些之后,李世民同样屈膝半蹲着身躯,脑袋伸出几支稻秧。
现在,在李世民眼前,这些薄弱的稻秧,简直就是与绝顶的宝贝没啥差别了。
对大唐王国而言,这是最重要的宝贝了,比一般的宝石还要珍贵得多。
要不是自己无法提前透露自己的身份,也许李世民早就想着要把那些宝贝幼秧运移到王宫去了。
王宫殿优越,良好的土壤,纯净水源且极度安全的所在。
说心里话,相比起王兄弟酒店里稍显简陋的环境更好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