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公孙弘传
作者:叶瞎子   西汉爆浆史最新章节     
    公孙弘今年七十三岁,在满朝的年轻一代中是个另类。
    七十三、八十四是老人的两道坎,公孙弘丝毫不见败象,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白发长须,每次上朝,飘飘然欲赴瑶池仙会。
    公孙大爷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淄川国薛县人,淄川国就是当年文皇帝裂齐国为七的之一,薛县大约在山东省青州市附近。
    公孙弘年轻时当过一个小小的公务员,狱卒,恐怕连当年刘邦的亭长都比不过。可能是因为不识字,没文化,公孙弘出了岔子,被辞退了。
    公孙弘找不到工作,去养猪了,这一养就差不多二十年。
    四十岁时,某天公孙弘如被闪电劈了一般,福至心灵,无比清醒,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这辈子少了什么。
    公孙弘去读书了,不惑之年,从零开始。主修儒家,辅修其他学派,这也是齐鲁地区读书人的传统了。
    数年后,全县都知道了公孙弘;十年后,名满淄川国。可惜那个时代是文景时代,无事之秋,公孙弘这种民间学者出头的机会几乎没有。尽管没有前途,公孙弘还是坚持在家呆着,没有出门游学,她有个老娘需要养,父母在,不远游,尽管是后娘,公孙弘觉得,后娘也是娘,该养一定养。
    等到六十花甲岁,有个大好机会从天而降砸中公孙弘,新皇帝刘彻即位了,并且向全国发布求贤诏,淄川国人的推荐名单里就有公孙弘。
    公孙弘来到长安,受刘彻接待,封了一个博士的小官职。不久后刘彻派给他一个大活,去匈奴访问。当时还是和亲政策,公孙弘的行程很顺利,回来后,向刘彻汇报。至于汇报的内容,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妄加猜测,只是刘彻对公孙弘的汇报非常不满,说他是庸才。
    公孙弘也没争辩,而是默然递上了辞呈。走就走吧,刘彻也没挽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子,在不满二十岁的刘彻眼里,大概也是个老而无用的形象。
    公孙弘回了老家淄川国,再次沉默起来,倏忽间又是一个整十年。刘彻第十年,长安又向全国发了一次求贤诏,淄川国再次推荐公孙弘。
    公孙弘不想去了,他说我上次已经去了,皇帝看不上我,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别折腾我了,找个年轻人吧。有关部门去找了一圈,又找回来了,公孙老先生,还是您去吧,这是皇帝下的令,我们不能随便找个人就推上去,您受累,再去一趟吧。
    于是,年届古稀的公孙弘第二次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刘彻出题策问,四方贤良们跟考试答卷子一样,这叫对策,前文说过。公孙弘在这些人里还不是最老的,最老的是辕固。辕固前文出现过,当年景皇帝座下的博士,跟另外一个黄博士差点打起来,后来被窦老太太叫去训话,嘴硬,被老太太扔野猪圈里,单挑野猪。
    就那位,今年九十多,也被推荐来了。
    下到二十岁黄毛小儿,上到九十岁垂垂老朽,同殿对策,这种场景在当时还是很少见的。所折射出来的,乃是大汉帝国堂堂大时代,大气象。
    贤良们的对策,要先经过太常令,批阅一番,排一排名次,再报给刘彻看,好让皇帝有个先后选择。
    公孙弘的对策排倒数第一。
    刘彻对于求贤这件事,是非常非常认真的,绝对不是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所以不管名次先后,所有的对策答卷,刘彻都要全部认真看一遍。正因为刘彻的认真,公孙弘的对策,由倒数第一,一跃而被刘彻定为榜首。
    公孙弘的这次大跃迁,基本与运气无关,其背后有大大小小的历史和现实背原因。
    从刘邦建国开始,反思秦亡就是一个课题,一种思潮,刘邦时期的陆贾,刘恒时期的贾谊,都是其中翘楚。刘邦\/吕后、文帝、景帝三代人也确实亲力把反思的结果付诸实践:
    秦朝完全中央集权家天下,那我就分封诸侯;
    秦朝滥用民力,那我就无为而治;
    秦朝打匈奴打南越,国家负担太重,那我就和亲,谁也不打;
    秦朝老百姓赋税太重,那我就把税率定到3.3%;
    秦朝法律太死太硬,那我就简化软化,粉饰包装一番,大搞以德化民
    ……诸如此类。
    效果有好有坏,时好时坏,比如分封诸侯,前期可以稳定国之根基,后期成了祸害;比如自由经济后期造成比较严重的贫富不均,但是瑕不掩瑜,积极影响完全盖过消极影响,要不然后代文人也不会论及盛世必言文景。
    到了刘彻时期,这股反思风潮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有愈演越烈之势。
    什么东西到了极端,大概都会背离原始轨道,人长太高会驼背,竹子长太高会弯。反思秦亡这个概念,在刘彻时期,进化成了几乎毫不相干的俩字:崇古。
    这是矛盾的结果。
    汉承秦制,无论在外围怎么修改美化,核心还是秦始皇那一套,以法治国,以法治民,所谓霸道治国。
    这一点谁都明白,高吕文景时代的学者,不否认这一点,反思秦亡就是反思,秦朝好的方面沿用,不好的改进,就是上文刚提到的那些,对秦朝的肯定其实是大过否定的,反思但是不反秦。
    这是非常积极的态度,批判地继承。但是到了刘彻这里,情形就不大对了。
    前文说过,刘彻这个人心太大,他要开拓领土,他要打匈奴,他要搞掉所有的诸侯,集权中央,唯我独尊,而且已经付诸实践了,于是问题出现了,这些都是秦始皇干的事情啊。反思秦亡反思了七十年几代人,又回到秦朝了,刘彻能承认自己是第二个秦始皇吗?当然不可能。
    不但不能承认,而且要大肆否认,把秦始皇和秦朝打入万劫不复,就如历来的大人物们,发动战争越多,杀人越多,越要标榜自己是为天下苍生,一个道理。所以刘彻要反秦,但是秦朝该反的都已经被他的先辈们反完了,留给刘彻发挥的没剩下什么,总不能反对秦朝中央集权,以法治国吧,当然不可能,这是帝国的核心。
    于是刘彻钻到竹简书堆里,一番尘土飞扬后,刘彻出来了,他找到该反什么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禁止天下文人以古非今,就反这个。秦始皇禁止以古非今,刘彻便大肆更化崇古。
    怎么崇古呢?学习周朝?乱死了,不要;商朝?不行不行;夏代?什么东西。再往前就是尧舜禹了,所谓上古唐虞三代(唐尧、虞舜),就它了。
    上古这一摊不知道含水量多大的历史,是儒家文人的最大特长,随便找本论语读读,就知道唐虞三代在儒家是什么高度的存在,那简直就是完美旧世界啊。董仲舒就是靠这个,在刘彻第一年的求贤中,横空出世。但是董仲舒是一个纯粹的、高尚的、脱离低级趣味的学者,刘彻没他爷爷刘恒那份夜半虚前席的浪漫跟,刘彻追求实用,即便是虚,也要虚得实用。
    所以刘彻对董仲舒非常尊重,跟尊重汲黯一般,奉为帝王师,但也就仅此而已,董仲舒只是个高级顾问的角色。
    刘彻第八年的春天,中原发生一次大灾。黄河由于严重的凌汛,在顿丘决口改道(河南清丰县)。
    当年夏季,黄河再次在濮阳县决口(河南濮阳市),洪水泛滥,十六个郡受灾。汲黯和郑当时,奉刘彻令,发动十余万人,抗洪救灾。但是当年的降雨量实在太大,决口堵一次垮一次。
    黄河是在南岸决口的,混蛋田蚡当时还在,他有一块地在黄河以北,他怕堵了南岸,再决口冲了北岸,淹了他的地,于是向刘彻施加压力,说黄河决口是天灾,既然堵了这么久还堵不住,看来是老天降灾,我们就不要逆天行事了,附和田蚡的大有人在。
    刘彻本来就有了放弃的想法,借田蚡的台阶,放弃黄河大灾不管了,任其泛滥。这个事情刘彻做得很不地道,可以理解,不可以原谅。
    刘彻第九年,发生严重春寒,冻死青苗无数;第十年夏天,又闹虫灾,农作物减产严重。
    这些接踵而至的天灾,让刘彻非常无奈,郁闷,彷徨。刘彻在这一年再次发布求贤诏,也许就和天灾有关。他对四方贤良的策问题里,除了比较空泛的,比如“以当今的形势,我们如何才能回到唐虞三代般的美好世界?”一类,还包括一个有关近年天灾的现实问题,当然刘彻没有直接问,而是旁敲侧击,“禹时期发生大水灾,商汤时期发生大旱灾,诸位怎么看?”
    公孙弘的对策文,毫无特色,跟刘彻的问题一样空洞,没必要提。但是对于天灾的问题,公孙弘是这么回答的:尧时期遭遇洪水,尧指派禹治水,但是后来禹即位后,并没发生洪水;商汤时期大旱,一定是夏桀的余恶。
    也就是说,公孙弘把造成天灾的原因,都推给了上一代,与当前的君主无关。
    也许就是这句彼此都知道是胡说八道的话,安慰了刘彻那颗破碎的心。七十岁的老头子公孙弘,得分倒数第一的公孙弘,被刘彻定为本次诸贤良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