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朝鲜小老弟儿
作者:野燎   独治大明,脚踹士大夫最新章节     
    “郧贵宗室外戚始终还是自己人,即使有问题也不该那么早整顿。
    以至于后头他在土木堡栽了大跟头,京师里完全没有人能帮他一把。”
    方正化回道:“英宗一世英名,去巡查宣府总兵杨洪杨俊的空饷和走私被他们狗急跳墙给反了。
    他们和于谦勾结在一起,后来把英宗贬得一文不值,他们这群人做事可真狠真绝。
    杀王振全家老少一个也不留,连婴儿都不放过,咱们大明太祖杀奸臣还规定老幼不杀,他们可真是没有底线。”
    崇祯恨恨道:“所以朕现在不会对他们手软,一旦查实就是诛灭九族,对他们仁慈,他们对大明可不仁慈。”
    文官集团在史书上对于英宗的土木堡事件记载少之又少,基本都是一笔带过。
    如果心里没鬼怎么会这么草草记载呢?
    这本来就是明朝天大的事情,英宗的军队到底死多少人没说,也先带了多少人也没说。
    为什么不记载也不说,因为心里有鬼,怕说漏了嘴,所以干脆一笔带过避而不谈。
    英宗聪慧可不是假的,他也知道朝廷这帮文官和九边的人勾结,他也知道有人想害他。
    只是不知道具体是谁,所以他带了主要有嫌疑的内阁六部大臣在身边。
    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二人和宣府的吃空饷和走私脱不了干系。
    英宗必须把他两人带上。
    两人在大军开拔以后不断上书给英宗,让英宗的大军休息。
    这他妈的还没走几天,休息什么?
    邝埜和王佐的目的是想给九边的总兵争取时间,让他们有所准备。
    英宗当然知道他们想干什么,理都不理。
    明史里记载邝埜和王佐是因为劝谏英宗不要出而被太监王振罚跪。
    真实情况是,这两个人在军队没开拔就走在军队前面报信去了,被王振给抓回来。
    这才让他们两人跪在地上。
    你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抢在皇帝军队前面走是怎么个意思?
    意思就是狗急跳墙了,要去给九边总兵报信,皇帝来查贪污走私案来了。
    这种奸臣没用大耳巴子抽他就算不错了。
    可惜天算不如人算,英宗少算了一个人,他没想到这个人居然城府这么深,这么毒。
    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忠臣于谦于少保。
    于谦是什么身份?也就是兵部右侍郎,按道理来说在内阁和六部都轮不着他说话。
    但是翻翻他的家世籍贯,浙江钱塘于家。
    江苏、浙江、江西那简直就是东林党文官士大夫集团的正统孵化基地。
    于谦是文官士大夫集团的典范。
    没想到的是大忠臣于谦和宣府总兵杨洪居然有姻亲关系,这是文臣结交边将,按大明律死罪。
    杨洪什么人?他可不是一般死丘八出身,他可是宋朝大名鼎鼎杨家将的后人。
    这叫宋元明三代军户世家!
    当江南文官集团碰上老牌军户世家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于谦坐稳京师以后邀请杨洪杨俊来京城做官,统领京师三千营。
    杨洪拍于谦马屁上书,让于谦作为兵部尚书既能够调兵又能够统兵。
    狗日的,整个朝廷他们说的算,想怎么玩怎么玩!
    对于土木堡的事件,不光是明史,就连明实录和国榷都被篡改。
    但是总有人还历史真相于蛛丝马迹,只要你用心寻找,并且有独立人格的思想。
    到底谁才是重创明英宗朱祁镇的军队?
    文官李实在《北使录》写道:“大军倒戈,自相揉践。”
    李实说了实话,有明军叛变,自己人打自己人。
    正统锦衣卫旗官聂忠,留下一段记载:“起营之时,忽南坡有明盔明甲,人马来迎,疑是勇士,哨兵不为防备,遂至败军陷驾。”
    这就是真相,八月十五日拂晓,英宗的军队还没有起营开拔,南方居庸关方向。
    来了一支军队,穿的是明军盔甲,哨兵一看是自己人,没有防备。
    这支军队冲进英宗中军大营,把中军大营文官武将侍卫全部杀干净,扬长而去。
    有些居心不良的人使劲抹黑英宗朱祁镇,说被也先的大军突袭杀了五万骑兵。
    这些人是不是智障?
    也先带的两千人还是来朝贡的,兵器带没带都另说,还他妈的两千人杀五万精骑兵?
    也先带着的是两千个超级赛亚人吗?
    五万精骑兵都是西瓜?跪在地上给叶先的人砍?
    就是西瓜给你砍,你一天能砍多少?手会不会累?会不会发抖?刀口会不会卷?
    何况也先还是朱祁镇重点扶持的对象,朱祁镇就是靠也先来制衡蒙古各个部落。
    也先会突袭他的恩人英宗?
    方正化点头道:“恕奴婢斗胆猜测,陛下即使知道宗室郧贵外戚有枉法行为,也不会轻易治理他们。”
    崇祯看了方正化一眼,方正化赶忙低头。
    崇祯道:“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他们各自有各自的道,只要不越界,朕不会动他们。
    就拿朱家的宗室来说,有些根基深自然有钱,有些宗室穷困潦倒都是有的。
    郧贵外戚亦不必说,都是跟着朕他们才会有荣华富贵,对于外人来说。
    朕肯定信他们多一些,但是他们这批人不争气,没有一个能挑大梁的。
    那就暂且让他们享享福吧,只要不生事端就行。”
    方正化听后流露出佩服的神态:“陛下真是高人,奴婢打心眼里佩服啊。”
    崇祯笑道:“少来拍马屁。”
    方正化躬身道:“没有,皇上,奴婢这是真心话,奴婢在想,后金鞑子和蒙古联姻结盟。
    咱们有没有法子破坏他们之间的结盟?
    还有朝鲜一直向着咱大明,到时候也让朝鲜出兵打后金鞑子不是?”
    崇祯收起笑容认真道:“正化,你说的问题很好,要策反蒙古和后金鞑子的关系。
    是一个好计谋,但是现在看来难度太大,如果大明目前没有这么多事。
    完全可以支持蒙古其中一个部落,大明来壮大它,再利于它来抗衡,现在不行。
    咱们大明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至于你说的朝鲜,朕看还是算了吧,朝鲜谁来都能揍他。
    瞧瞧,倭国小日本、后金鞑子,想揍就揍,还是让朝鲜安安生生当好藩属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