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朱棣的功过得失
作者:第二艺术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最新章节     
    【朱棣第三次北伐是在迁都北京后的次年。
    鞑靼的势力恢复后,阿鲁台率部不断南下劫掠打草谷,朱棣决定再次亲征。
    同年三月,阿鲁台攻陷兴和,朱棣率大军出征,阿鲁台闻讯立即遁走,明军北进到阔滦海子以北的杀胡原都未能找到阿鲁台主力,不得已班师。
    但因为兀良哈部受阿鲁台所控,朱棣认为兀良哈策应了阿鲁台南下劫掠大明,于是
    班师途中顺便率军迂回攻击了兀良哈部,大败兀良哈部后正式班师回朝。
    第三次北伐虽然没能有效打击鞑靼,但至少不算无功而返。
    公元1423年,仅仅一年后,尝到游击策略成果的阿鲁台,再度侵犯明朝边境,已经六十三岁的朱棣,还是决定扛着巨大的财政压力亲征。
    明军抵达西阳河时,得知阿鲁台部已被瓦剌部首领脱欢率军击败。
    朱棣命令明军主力原地驻扎,只令前锋军主将陈懋率军搜索至宿嵬山。
    此次明军还是没能找到鞑靼主力,但在班师之前,因为鞑靼被瓦剌击败,部众溃散,鞑靼王子也先土干为寻求明朝庇护,投降了陈懋 。
    朱棣因此封陈懋为忠勇王,随后率领大军班师。
    第四次北伐收获依然不大。
    一年,阿鲁台又又一次侵犯明朝边境,已经六十五岁的朱棣无奈再次亲征北伐,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
    抱着要在自己这一朝给大明永远解决北方外患的朱棣,遗憾没能如愿。
    据部分史料记载,第五次北伐朱棣抵达了狼居胥山都没能找到阿鲁台的主力,于是杀青牛白马祭告天地,勒石记功,封狼居胥。
    但是正史中并未记载朱棣封狼居胥,现实中也缺乏实证。
    不论过程如何,结果是朱棣三次北伐都没能找到鞑靼主力,朱棣也在班师途中因病去世。
    虽然多次北伐无功而返,空耗了大量财力物力,不过作为帝王,朱棣的五次北伐亲征,甚至亲自带军冲锋,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帝王史上最广为人知的马上皇帝。
    相比较集中注意力最多的北方战场,朱棣在公元1406年时还派军在西南打了一场胜仗,将安南划入了大明疆域。
    安南就是后世的越南。
    当时安南内部发生篡权事件,黎季牦夺取政权后,竟然不自量力胆敢以附属国身份侵犯明朝边境。
    于是朱棣派遣朱能、张辅等将领率领军讨伐。
    明军兵强马壮,又有火器大炮加持,战斗力极为强悍,安南军队一败涂地。
    同年五月便活捉了黎氏父子,押解北京后下令处死。
    安南从此被朱棣改名为交趾,并设交趾布政使司,实行郡县制管理。
    安南从此连附属国身份都失去了,成为了明朝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纵观朱棣的一生。
    皇位原本并非顺位继承于他,但通过自身的军事才能与多年征战的威望,用一场靖难之役夺取了皇位。
    虽然篡位之举始终受到当时乃至后世的争议,但开疆拓土、开创永乐盛世的他,仍然被认为是极有作为的一代帝王。】
    朱棣长叹了口气。
    “唉~朕这一生还是有太多地方做的不好,留下的遗憾太多了。
    五征草原,三次无功而返,边境上多少大明百姓惨遭劫掠,朕却没能替百姓们彻底剿了这些仇寇。
    空耗了那么多钱粮,又让百姓们多了多少负担?
    游击,游击,那些北方游牧部族总是能找到长城薄弱位置打开入口,等王师赶到,他们也早就劫掠完走了,王师一走他们又回来劫掠。
    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今后的仗不能这么打。
    三次大军出征的耗费,都能在草原上建起一座城来了。
    今后多将赋税用在内治上吧,多开矿场,多置厂务,让水泥、钢铁、火药源源不断地造出来,将来就在草原上修路建城,如此才能控制草原,一劳永逸。”
    太子朱高炽:“爹,这下您该听于谦的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了吧?”
    朱棣:“是啊,从善纳谏的道理说来容易,可能做到的帝王实属不多。
    于谦贵在是个直臣,道理就摆在那里,谁人都知晓。
    可却只有他敢言、敢辩、敢于在朕的面前站直腰杆子,只是朕没选。
    于谦得留着,哪怕他说的话于大局看来有鄙薄之处,忤逆了皇权,也绝不可将他杀了。
    看不全大局可以培养,但能将性命和权势富贵置之度外的直臣,与碌碌苍生比起来屈指可数,遍观史书也实属不多,可遇不可求啊。”
    ……
    【朱棣时期,其三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外加皇太孙朱瞻基,因这五人都有胜任帝王之位的才能,所以被后世的人们称之为“五龙同朝”。
    (另一种说法指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同一时期存在,但是他们的年龄相差太大,政治活跃时期没有高度重叠。
    如果这算五龙同朝,那么西汉刘邦到刘恒、南齐萧道成到萧鸾、北齐高洋到高纬、唐朝李隆基到李诵等等,这些时期都是五位皇帝同时在世,那五龙同朝的政治意义就烂大街了,所以这种说法接受度并不高。)
    早在朱棣还没有登基时,他的三个儿子就已经跟随他历经诸多战事,磨砺出不俗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智慧。
    更是在靖难之役中发挥出极为关键的作用。
    朱瞻基即便没有参与靖难之役,也因其天资聪慧,在朱棣和其父朱高炽的培养下才能出众。
    按理有这么些资质和能力不凡的子孙,对于明朝的发展是尤为有利的。
    可问题在于太子朱高炽的身体不好。
    因为体态肥胖,沉迷女色,身子一直以来都是实盈暗虚,即便处理政务的能力极好,但也还是让朱棣担心于他的寿命不够长,不能长期维持明朝的稳定。
    加之二子朱高煦能征善战,性情彪悍,很像朱棣本人。
    甚至让朱棣说出过“太子多病,汝当勉之”这样近乎于明示的话。
    所以在皇位继承人上朱棣是有所犹豫的,也进一步促使了朱高煦对登上皇位的野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五龙同朝反倒影响了明朝政局的稳定。
    这样的野心与矛盾交织中,最终再一次演变成了藩王造反手足相残的结果。
    也造成了朱棣北伐班师途中驾崩后,为了争夺皇位而引发的一系列暗流涌动与兄弟阋墙。】
    朱棣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自己的犹豫不决和突然离世,居然让他们兄弟之间刀兵相向了。
    难不成这会是第二次靖难之役吗?
    原本相处和睦的兄弟几人,相视的目光顿时变了味道。
    性情仁厚的朱高炽道:
    “老二你别这么看我啊?爹要是觉得我活不长,碍了大明的国运,只要爹一声令下,我甘愿这太子之位立马让给你,也绝不会让我们亲兄弟之间斗个你死我活,害了整个大明朝。”
    朱高煦立即换了脸色:“唉~老大你别这么说,搞得我好似不识大体一般,我也听咱爹的话,让做才做,不让做也绝不会造自己大哥的反,没得因为皇位毁了我们兄弟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亲情。”
    朱棣一言不发,只等看着未来的结果再做决定。
    ……
    与此同时李世民也感叹了起来。
    这结果与他又是何其的相似。
    他发动玄武门政变造反,逼宫自己的父亲,到头来自己的儿子也造反逼宫他,只是结果没成功。
    难不成冥冥之中真有因果循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