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不惧上者怒,为民厉发声
作者:再忆秦风   红颜憾最新章节     
    “太子殿下到。”
    随着厅外小厮的一声长喊,厅内本来还在吵闹的众位官员瞬间安静下来。
    待到苏若清在宋辞的搀扶下走进正厅时,除却苏承言外所有人都一一跪倒在地,高声呼道: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承言见是皇兄和宋辞到了,眼前瞬间一亮、对着苏若清的方向微微施了一礼。
    虽然苏承言极力忍着,但他的眼角眉梢之间却是怎么也掩饰不掉的欣喜。
    压在心口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苏承言顿觉畅快,待苏若清说了“免礼”后就随意的坐在一边。
    自方才来了以后他就一直从中周旋,连丫鬟小厮奉上来的茶也没喝上一口,如今终于闲了下来,苏承言立刻就端起旁边的茶盏喝了一口细细品着,举手投足之间说不出的优雅。
    苏若清看在眼中没说什么,只轻笑了一声、任由宋辞将自己扶到主位坐着,待所有人都落了座后才缓缓开口道:
    “初来江州,身体抱恙许久,劳诸位大人担待了。”
    话音刚落,便有一人接道:“哪里哪里,太子殿下言重了。”
    胡瑞文闻言神色微变,张口便欲说些什么,却被他身旁的秦韦江拦下了。
    他心中有怒,于是转过头瞪了秦韦江一眼,可是秦韦江却对着他摇了摇头,神色异常凝重。
    胡瑞文见此这才冷静下来些许,想到多日的等候与期望以及各县区苦苦等待朝廷赈灾的百姓,纵然心有怒火也只得忍耐下来,侧过脸看向太子。
    苏若清观察下来后自然知他们心中所想,见此光景笑笑没有说话,只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抬头时微微侧目看了宋辞一眼。
    宋辞会意,视线一一打量过众人,未言先带忧虑,随后才道:
    “殿下虽卧病在床但仍心念江州百姓,因此久病未愈,至今才得以机会面见诸位。”
    众官员听后各自看了一眼,最后还是严铭谨带头道:
    “殿下仁德爱民,臣等钦佩。”
    苏若清闻言笑了笑,“不及严大人,孤远在盛京便听闻大人贤名,百闻不如一见。江州百姓有你这样的监察,是他们的福分。”
    严铭谨闻言心中一喜,但面上却是异常的平静,摆手道:
    “哪里哪里,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殿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宋辞闻言心中嗤笑,低下头摩挲着腰间系挂的冰心,眼中嘲讽一闪而逝。
    苏若清闻言倒是没什么变化,只是笑着看了他一眼,随后端起了一旁的茶盏。
    严铭谨久久没有等到回应心中一紧,抬起头悄悄观察着苏若清的反应,见他神色未有变化,只是品茶后这才稍稍放了心。
    “实言而已,大人何须过谦。”
    苏若清放下手中的茶盏,面上带着温和的笑。
    一些人见太子如此和煦近人,一时间也纷纷开了口,说的多了,其中不乏有溜须拍马之徒。
    苏若清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只是一笑置之,倒是宋辞有些烦了,低下头闭上了双眼,久久不发一言。
    秦韦江一开始还在一旁静静听着、等待着,但是一连过了许久都不见有人提起江州之事,只是一味的寒暄!
    眼见着外面的天气越来越暗,饶是秦韦江的内心再镇定此刻也不免有些焦急。
    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
    秦韦江看着厅内笑容和煦、其乐融融的氛围,心中有了自己的盘算。
    此时声音嘈杂,就算开口也不会引起注意,不如……
    秦韦江看了看主位上正在含笑回话的太子心里一横,干脆直接离开坐席跪在地上,高声道:
    “臣斗胆一问,不知殿下是如何打算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目光直直落在他身上。
    秦韦江丝毫不显惧意,抬起头直直望向苏若清。
    过了那么久,终于有人提起江州了。
    宋辞睁开双眼,目光望向了一旁跪伏在地的人。
    苏若清见有人提起了此事,面上虽然不显心中却是赞赏的,不由得出声问道:
    “你是何人?”
    “江州州丞,秦韦江。”
    “秦韦江。”
    苏若清轻笑一声,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轻声道:“你的胆子不小。”
    秦韦江闻言心中一紧,虽不知太子此言何意,但仍闭上眼睛屈身一拜道:
    “臣万死。”
    宋辞不知苏若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眉头轻蹙,抬眼看向了他。
    方才还喧闹不已的正厅,现如今落针可闻,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人开口,但都时刻观察着苏若清的反应,以便做出下一步打算。
    胡瑞文一拍大腿想要站出来,却被秦韦江用眼神制止。
    苏若清并不在意他人的想法,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起了身,亲自将秦韦江从地上扶了起来,笑道:
    “孤适才不过是试试大人的胆量罢了,秦大人让孤很是惊喜。”
    秦韦江闻言紧攥着衣袖的手这才松了下来,但不等苏若清转身他便再次开口问道:
    “所以太子是如何打算的呢?”
    所有人听了这话都将心提了起来,虽然百姓都传太子仁德爱民,但只是针对于民罢了。
    百姓没有官职在身,身为储君的太子也不会与民计较,因为那是他的子民,但为官者便不一样了!
    太子的一言一行便决定着他们的仕途,一句话便能让他们丢了头上乌纱,甚至是性命,因此他们丝毫也不敢大意。
    除却宋辞和苏承言,所有人都在心里为秦韦江捏了一把汗、并暗暗观察着苏若清的反应。
    苏若清听了这话神色未变,只深深地看了秦韦江一眼,然后回了主位坐下,并用手示意他入座。
    “对于江州之事,孤早已有了应对之策…”
    说着,他抬眼看向宋辞,声音温柔如水。
    “宋辞——”
    宋辞沉思间听他叫到自己,回神后轻轻点了点头、将两人商议后的结果说了出来:
    “先治水,再治疫。”
    “先治水再治疫?”
    各官员闻言各自对望了一眼,眼中明显带有迟疑,但谁都没有开口。
    几位官员的目光双双望向严铭谨,希望他能劝诫一二。
    严铭谨听了苏若清的话后心中仍有疑虑,见几人频频看向自己,知道自己想要旁观也不行了,于是只得开口道:
    “殿下所言极是,只是……”
    他语气略微顿了顿,神色有些迟疑。
    苏若清不愿见他打官腔,于是直言道:
    “严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严铭谨听后一笑,颔了颔首道:
    “先治水再治疫是一个好办法,因为疫病便是由水患所引起的,水患一日不除,即使治好了疫病也会有再复发的可能,更何况是这种从所未见的疫病,只怕研究药方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苏若清闻言笑了笑没有说话,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严铭谨见此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
    “不瞒殿下,自从疫病起时江州和朝廷便找来了不少医者,可一连过去数日却仍不见希望,疫病之难,难于登天。可是……”
    说到这里,严铭谨抬起头看了苏若清一眼,眼中满是自责与伤痛。
    情到深处,他低下头用衣袖擦拭了一下眼睛,径直走到一旁跪下,哽咽道:
    “臣知道殿下心有万民,可如今江州疫病四起,恐无治水之力!”
    他这话说的是实情,可是却又给他看到一副盛京,着实耐人寻味。
    看方才光景,恐怕各地都有其党羽、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
    只要他顶着太子这层身份,纵使查也查不到什么,只会看到下一个江饶!
    他在赌!
    苏若清闻言突然笑了,朗声道:
    “诶——,大人何须自谦,孤虽在病中,但也曾派人探查过……”
    话音刚落,严铭谨心里一紧,眼中闪过一丝不安。虽然他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可是万一……
    严铭谨心中突然有些担忧起来,但随即想到什么,他突然就淡定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没有万一,若真有万一,太子便永远留在江州吧!
    左右不过一个弃子罢了,若皇上真的在意他,怎么可能会让他在此时来江州!更何况……
    严铭谨突然想到那封信的内容,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不过片刻之间,他的眼神便变化了许多次,但由于跪在地上的缘故,并没有旁人发觉,倒是厅内角落的一人听了这个后端茶的手一抖,滴了几滴茶水在地上。
    他见无人注意这边,若无其事的拨弄了两下茶叶、就着茶盏喝了一口。
    虽然动作轻微,但苏若清有意观察众人反应自然没有错过。
    待暗自观察了一圈厅内众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苏若清轻笑一声继续说了下去:
    “江饶人数众多都未曾收到影响,何况是周边小县,恐怕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说罢,他一挥衣袖站了起来,在众人的目光中将严铭谨扶了起来,笑道:
    “再者,为了治水和防止民变,父皇早已派下了兵将,再加上如今江州境内未染病的百姓,人手完全够用,严大人多虑了。”
    严铭谨听闻此言笑了笑,随声附和道:“殿下英明,臣愚钝了。”
    苏若清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臂,沉声道:
    “那在江州征人的要务,孤就交给你了,还望严大人莫要让孤失望。”
    苏若清的眼中满含着信任和期许,严铭谨看在眼中喜上心头。
    突然之间被委以重任,严铭谨激动的手指都略微有些颤抖。内心的激动欣喜无以言喻,但他并未因此而失态,反而举止沉稳,处处给人可靠之感,只一双眼睛流露出感激之情。
    他一拂衣袍跪在地上,声音坚定的不容人质疑。
    “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说罢,他重重磕了一个头,眉宇之间满是认真。
    苏若清见此笑了笑,再次扶起了他。
    “孤相信大人。”
    此言听在严铭谨耳中又是一阵动容,他抬起头看向苏若清,眼眶泛红,嘴唇颤抖道:
    “臣谢殿下抬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罢,他欲再一次跪下,可不等他有所行动便被苏若清扶了起来。
    “此处并非京城,大人何必拘礼?”
    “是是是。”
    严铭谨连声应着,但心中依旧带着几分紧张。
    苏若清察觉到他依旧挺的笔直的身形和额上细汗轻呵了一声,含笑道:
    “方才谈论大事时大人尚能侃侃而谈,不想竟被这礼节上的小事难住了。”
    “这等小事,也值得你这般紧张?”
    说着,他也不去看严铭谨如何反应,只垂眸拨弄着折扇上垂挂的流苏,似乎并不在意他怎样回答。
    “殿下所言极是,是臣失态了。只是……”
    严铭谨语气略微一顿,面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但还是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不怕殿下笑话,臣在地方为官多年,这还是第一次面见太子,难免心中紧张。”
    苏若清闻言笑笑没有说话,用手示意他退下后便转身走了回去,并未有何别的举动,倒是坐在一旁的宋辞笑出了声。
    严铭谨自然听到了宋辞的笑声,但他并没有在意,趁苏若清转身的工夫小心翼翼的擦去了自己额上因激动而生出的几滴薄汗,随后便回了坐席。
    一番话既化解了尴尬又在无形之中捧了一把太子,众人见此话术之精妙纷纷投去目光。
    嘲讽的,钦佩的,嫉妒的,不屑的,羡慕的……
    各种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他身上,而此时的严铭谨却正襟危坐,并没有因为过多的关注而受到影响。
    嘲弄的目光也好,讽刺的声音也罢,他统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面上一片坦然,无丝毫扭捏之态。
    苏若清见此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缓缓道:
    “虽说先治水再治疫,但最重要的还是粮草……”
    众人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粮草……
    他们各自看了一眼,有人仰头长叹,有人垂眸不语。
    一时间氛围又变得沉重起来,但苏若清视若无睹,继续道:
    “这次派下的赈灾粮并不充裕,日后,各州县还是要再想办法凑出来一些。”
    苏若清话音刚落,便有一人立刻开口道:
    “殿下说的不错,可是臣等实在是凑不出粮了啊,如果能凑到,何至于饿死这样多的百姓!”
    “是啊,实在凑不出来了。”
    “微臣已经把能借的能用的都借了调了,不够啊……”
    “……”
    自那人开了口后,登时之间便出现了不少附和之声,他们一个个面露纠结,都诉说着自己的为难,不愿再出面凑粮。
    苏若清自然清楚他们的心思,因此并没说什么,只淡淡瞧着。
    与苏若清的淡定不同,胡瑞文听罢后一拍桌案便站了起来,指着他们的鼻子怒道:
    “尔等所言恕胡某听不明白,什么叫没办法?什么叫能调的都调了?还请诸位明言!”
    方才出言的几人见胡瑞文在太子面上如此下他们面子,心中自是恼怒,可眼见着太子的面色越来越难看,亦是不敢多言,因此只得硬生生忍下来,然后狠狠瞪了胡瑞文一眼。
    胡瑞文见几人不言冷哼一声,语气愈发凌厉。
    “百姓生活如此多艰,尔等却还如此推脱!胡某想问一问诸位,良心安否?”
    “说的如此好听,恕在下一问,不知胡大人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胡瑞文的身上,其中不乏有看好戏的。
    但胡瑞文却并不在意这个,他紧紧攥着自己的手,双目也因长久的忍耐变得赤红。
    多时的忍耐早已让他的耐心早已告罄,只是被他的理智强压着才没有爆发出来。
    他抬起头看向苏若清,眼神中满是执拗。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请殿下给我一道搜查令,微臣现在就去捉拿城中的大户,让他们捐粮入库!”
    “胡闹!”
    苏若清还未开口,严铭谨便率先大声呵斥。他气的从凳子上一跃而起,右手颤抖的指向胡瑞文,眼中有怒火燃烧。
    “你是大渊的官,代表着朝廷!不是山匪!可你刚才所说、与强盗何异!”
    胡瑞文闻言冷笑一声:“不这样还能如何?继续等吗?等那些人良心发现捐粮?可能吗!”
    “那也要等!”
    胡瑞文闻言冷冷一笑,“你等得,我等不得!”
    说罢,他摘下自己头顶的乌纱,对着苏若清的方向直直跪了下去。
    所有人见此都是一怔,纷纷看向了他。
    秦韦江明白他想要做什么,但是却没有上前阻拦,只是闭上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臣自知此举有违圣恩,可事到如今臣已想不到他法。如今江州人人自危,虽殿下未有言明,可粮草不足、无名匪乱,臣知殿下心中定然烦闷不堪!”
    “臣自幼无父无母,乃一孤儿,得乡邻接济才未饿死街头,得秦大人看中才得以入学、习先贤之道。”
    “十八年苦读,蒙圣上天恩,于元丰十年中进士,得以入朝。念及幼时恩情,臣拒绝了留在京中的机会、自请前往老家淮林为官。自那时起,臣便在心中立誓,一定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经过长期的走访探查,臣深知百姓之艰难,因此任职期间勤勤恳恳,不敢稍有松懈。蒙圣上恩典,于元丰十七年调任州县,至今已有两年。”
    “今天降灾情,百姓何辜?江州繁荣时未见他们恣意享乐,蒙难时却让他们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说到这里,胡瑞文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但他仍未停下,坚持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无论太子听罢是何感想,会如何待他,他都不在意了,他就是要把这些话说出来!
    “那些富商豪绅,在经济繁荣时得了那样多的好处,受难时却将头一缩,对外界惨象充耳不闻!着实可恨!”
    说罢,他将头重重磕在地上,高声道:
    “臣不愿再看见百姓颠沛流离、饿死荒野,所以愿意搭上自己的仕途和性命为他们求取一线生机!”
    “你待如何?”
    “请殿下下发搜查令,臣立刻带人前往大户府邸!”
    苏若清听后沉默了良久,沉声问道:
    “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胡瑞文闻言笑了,抬起头直直望向苏若清,回道:
    “臣知道,可事到如今也管不得那么多了!”
    “不悔?”
    “不悔。”
    苏若清闻言一笑,抬手示意他起来。
    “孤欣赏你的勇气,但孤不会给你搜查令。”
    “殿下!”
    胡瑞文以为他赞成自己的想法心中正喜,不想他竟态度一转直接拒绝了。
    见苏若清神情不似作假,胡瑞文一时间情绪有些激动,张口便欲说些什么,可是还不等他有所行动,苏若清便用眼神制止了他,沉声道:
    “你的心情孤能理解,但并不赞同。适才严大人说的不错,你既为官,代表的便是朝廷,便是皇上,如若因为一纸搜查令便强闯府邸与山匪何异?”
    胡瑞文闻言苦苦一笑,为官多年,他说的他又怎会不知,可是……
    江州各地饿死荒野得尸体刺痛了他的双眼,刺痛了他的内心!
    苏若清见他神色突然变得悲伤,自然明白他心中所忧,但有些话他必须要说。
    “此举,丢的是我大渊的脸!去的是我朝廷的尊严!若真如你所说,逼迫商人放粮,眼前之急可解,但待来日江州之危去、此事传扬天下之时,我大渊官员还有何颜面见于天下人?”
    胡瑞文闻言心中一震,愣愣的盯着正在说话的太子,再难说出一句话来。
    苏若清看出了他的变化,轻叹一声道:
    “他们虽为商人,虽重利无情,但毕竟是我大渊的子民。既是子民,便没有强抢子民之食的道理,何况现在正值用人之际。”
    “赈灾粮虽少,但也足够应付眼下。所以,此事不必再提!”
    说罢,苏若清看向众人,轻声道:
    “孤心中已有对策!”
    众人听后眼前一亮,其中一人离了坐席,拱手问道:
    “臣斗胆一问,不知殿下作何打算?”
    苏若清本就无意隐瞒,此时各官员都看着自己,因此便直接道:
    “赈灾粮一分为二十,九为治水所用,九为疫病所用,二为备用。江州河流众多,各地皆有,因此每个地方都要有人负责。”
    “孤会任命九个赈灾使代表,一人留于江饶,其余八人在明日破晓后带八队人马分别前往各地疏通河道。待到水患平定后,便可奉旨赈灾了。”
    众人听后左右商讨了片刻,纷纷点起了头来。
    可是会派谁去呢?会派自己吗?
    众人心中看着主位上正在品茗的太子,又纷纷猜测议论了起来,直到一人站出来直接问道才渐渐止了声音。
    “不知殿下心中是否已有人选?”
    苏若清闻言一笑,“自然。”
    “不知……”
    那人欲再问,苏若清却抬手制止了他,视线一一扫过众人。
    “孤知道诸位大人都想知道孤会指派谁去,但如今天色渐暗,想必各位也已经体力不支。孤已命人做好了晚膳,各位可先移步偏厅用饭。至于赈灾人选……”
    苏若清语气略微顿了顿,随即笑道:“赈灾人选孤早已写在纸上,晚膳之后诸位便可知晓了。”
    众人见此也察觉到天色已晚,互相看了一眼后便告别太子、三两成群离了正厅。
    严铭谨见此也欲退下,可还不等他抬脚便见苏若清朝他看了过去。
    “严大人。”
    严铭谨听见太子叫自己的名字,于是赶紧回身应道:
    “臣在。”
    “征人一事,还望大人早做安排。”
    “自然。”
    严铭谨立刻接了上去,笑道:
    “殿下放心,至多五日,臣一定让这些人前往各地动工!”
    苏若清见此也笑了,“那就有劳大人了。”
    “不敢。”
    *
    严铭谨离开后,苏若清便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宋辞。
    宋辞自然察觉到了他的视线,但是并未理会,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拍拍自己的裙摆,然后才偏过头与他对视。
    相对无言,但却好像又什么都说了。
    坐在一旁的苏承言将一切看在眼中,实在受不了这种安静,于是突然站起摸了摸鼻子道:
    “皇兄,我先去用膳了。”
    说完,也不等苏若清开口便一溜烟跑了,只留下两人在厅内站着。
    “如何?”
    对视许久,苏若清突然开口问道。
    宋辞闻言笑了笑,但眼神却带着几分戏谑,淡淡回道:
    “殿下演技精湛,宋辞佩服。”
    苏若清似是没想到她会这样回自己,虽然有些意外,但终究没说什么,只是轻声笑了笑。
    气氛突然间变得有些奇怪,宋辞见此也不欲多待,说了句“饿了”后便抬脚跨出前厅径自走了。
    苏若清见此噗嗤一笑,看着她的身影逐渐远去。
    半晌过后,苏若清收回自己的视线,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过的纸放在桌案上,随后才离开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