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娄塘游击队
作者:过节不收礼   回来的儿子最新章节     
    林飞不惑的看着周春生:
    “嗯,怎么了?”
    “你不是去忠义救国军了?”
    “你怎么知道?我离开上海以后是先去的忠义救国军淞沪分部嘉定支队。”
    “你也不改个名字换个身份?不怕他们追查戴星炳的事?”
    “怕什么,这兵荒马乱的谁有空管这些事,大不了看形势不对再跑路呗!不管怎么说忠义救国军有钱有粮有装备,比别的地方舒服的多,我拿着军统特工的证件到那就混了个班长,要是改个名字换个身份可没这待遇。”
    “那你在那待得好好的怎么离开了?”
    “这就说来话长了,忠义救国军淞沪分部原来那个负责人何行健你知道吗?”
    “知道,投靠日本人以后改名何天凤,后来在和平救国军任副总指挥,在我眼皮子底下被军统的人杀了。”
    “嗯,我先前去的嘉定支队队长叫吴崃,那个崃字很多人不认识,所以都管他叫吴大癞子,何行健去年二月带队投靠日本人,我本以为这吴大癞子没跟着去是因为坚定抗日,后来才知道他跟那何行健是穿一条裤子的。”
    “怎么说?”
    “我刚去的时候虽然混了个班长,但是基本属于边缘人物,手底下都是些新加入的,吴大癞子让我负责操练他们,外面的任务从来不让我参加。我私底下拉着吴大癞子手底下几个骨干喝了两三顿酒,一来二去套出来点他们里面的猫腻。”
    “什么猫腻。”
    林飞用手指沾着茶杯里的茶水在桌上点了一个圆点说道:
    “这里是娄塘镇,里面有一支和平救国军的分队,总人数大概四百,里面还有一支30人的日本宪兵队。”
    说完在圆点的左侧又点了三个圆点:
    “上面是竹桥村,中间是雨化村,最下面是朱家桥村,吴大癞子的支队就分散在这三个村子里,总人数也是四百。”
    划了三下将三个圆点分别连至代表娄塘镇的圆点:
    “这三个村距离娄塘镇都不到五公里。”
    “五公里,这么近?这吴大癞子胆子倒是挺大。”
    林飞嗤笑一声:
    “大什么大,他下面一个班长喝多了以后给我看了,他们帽子上都有两个帽徽,正面别的是忠义救国军的,反面别的是和平救国军的,平时都正着戴,见到日本人和伪军就把帽子翻过来戴然后把忠义救国军的胸牌摘了,没少跟着日本人和伪军出去清乡、袭击新四军,说白了这吴大癞子就是何行健留在国民党这边吃军饷的棋子,里面早就被76号的人渗透的千疮百孔,所以我进去他们也吃不准我什么路数,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哪头的。”
    忠义救国军帽徽
    和平救国军帽徽
    “那娄塘游击队又是怎么回事?”
    “娄塘游击队是去年春天成立的,一开始就是上海学协的几个学生小打小闹,从当地的乡绅手里筹集了一些钱弄了十几条步枪,全称是什么嘉定青年抗日救亡团,去年六月和江抗接上头后被收编过去,最多时扩展到了八十多个人,由于影响越来越大去年八月的时候日本人拉着和平救国军和吴大癞子的忠义救国军对他们实施清剿,队伍被打散了,队长王波因为脚伤在回乡就医时被忠义救国军的人抓住当街打死。”
    “那你是怎么和他们走到一块的?”
    “上周谭继诚受命回嘉定收拢队伍,让忠义救国军的人发现踪迹,我正好得到消息赶在他们之前找到了谭继诚,带着他一起逃脱抓捕。”
    “你说你好好的清闲不享非要跟着共产党去吃苦?”
    “小日本一天不滚蛋就一天不得清闲,我才不管他姓国还是姓共,谁打小日本我就跟谁混。”
    “国军拿着全国的家当,全世界的支援和日本人拼都拼不过,共产党那几条破枪能干什么。”
    “毛主席说了,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此消彼长,胜利一定是属于中国的。”
    周春生盯着林飞,满脸的不可思议:
    “早就听说共产党善于洗脑,看到你我才知道这蒋委员长为什么谈共色变。胜利,哼,连苏联人、英国人看到日本人都情愿放弃在中国的利益,我实在是想不到共产党拿什么胜利?”
    “老大...”
    “行了,别说了,我问你,你们不是刚逃离抓捕,现在又跑回来干什么?,不怕被发现吗?”
    “哦,谭继诚这次回嘉定除了收拢队伍外还有一个任务是替新四军收棉花回去生产棉服和毛巾,他们这些学生兵没经验,哪有不化妆就混进城的,我给他捯饬了一下,不是特别熟的人认不出来的。”
    周春生冷笑一声:
    “哼,收棉花,这里的水可深的很,怎么样,让人轰跑了吧,就你们穿的那样根本见不到正主。”
    “老大,还是你厉害,我好像听到跟你见面那老头是南翔的维持会长,棉纺公会会长。”
    “是,不过我本来没打算来买棉花,是他们硬扑上来的,你们准备收多少钱的货?”
    林飞竖起一根指头在周春生的眼前晃了晃。
    “一千?”
    “一万!”
    “一万?新四军现在这么财大气粗了吗?国民政府每个月拨给新四军一支游击支队的军费也就一万五,都用来买棉花是不准备吃喝了?”
    (新四军1938年1月成立时辖四个支队,十个团,一个特务营,共人,国民政府核定后每月拨给新四军军费6.6万元,其中包括每个游击支队1.5万元,军部0.6万元,另一次性发开拔费1万元、拨遣费3万元。)
    “老大,现在整个新四军差不多已经扩编到三万人,蒋委员长还是按照之前定下的军费拨付,加上法币贬值,这些军费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根据地里都在开荒种地,这些棉花运回去就是送到被服厂加工成棉服和毛巾,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对外销售补贴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