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棉花与假币(一)
作者:过节不收礼   回来的儿子最新章节     
    “这倒也是个办法,唉,你们现在住在哪?”
    “这里我们可住不起,我们住在镇外农民房改的一间小客栈,那里一间房只要两块钱一个晚上。”
    周春生摇了摇头:
    “你们都出来谈一万的生意就不舍得住像样点的地方?”
    “谭继诚说部队资金紧张,这钱不能瞎用,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做生意要扯虎皮唱大戏,按上海说法台型一定要扎足,你们这生意还没谈气势上先弱了半分,就算最后他们肯坐下来谈,价钱或者附加条件上肯定也要宰你们一刀。”
    “老大,做生意你也懂啊!”
    “道理都是相通的,不说这个了,给你看样东西。”
    周春生说着拿出之前在茶馆里换来的蓝色十元纸币,林飞接过去后仔细检查了一番: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看出来?”
    “没有!难道是假的?不会吧,水印和防伪线都有,不过这农民银行的钱见得倒是不多。”
    “手感上有什么不对劲吗?”
    “手感?”:
    林飞拿着手里这张差不多有八成新的纸币搓了搓又甩了甩:
    “新钱吧,感觉骨子挺硬的,没什么问题吧?”
    周春生拿出一张中央银行六成新的一元纸币递给林飞,林飞对比了一下:
    “一块的这个感觉软一些薄一些,不过这跟新旧程度有关吧,这个十块的用久了也会软的。”
    “周春生将两张纸币拿到自己手中:
    “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都是委托英美造币厂生产,虽然生产工艺有所区别但是用的纸是一样的,法币用的纸以棉为主,为增加硬挺度又加了少量的蓖麻和苎麻,不过总体上在各国纸币中都属于偏软的。”
    说完抖了抖农民银行的十元纸币:
    “这张明显就挺括了些,声音也脆了些,这和新旧无关,用料的问题,不过没有特意留意过的人很难察觉之间的区别,你再对比一下水印。”
    林飞同时将一元和十元纸币对向窗外,看出十元纸币的水印线条略微模糊。
    刚想说话,周春生道:
    “还有防伪线,平时我们辨别法币真伪都喜欢看中间这根细线,中央银行的纸币是英国人印的,用的是红蓝丝线,所以大家都习惯以红蓝线来判断法币真伪,不过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的法币是美国人印的,他们有一个独有技术是彩色丝线,所以交通银行和农民银行的法币里面的细线应该是彩色的,虽然以红蓝为主调但是完全看不到其他颜色就有问题。”
    林飞仔细的查看一番后嘀咕道:
    “那如果这是假的仿的也太好了吧,光这质感比真钱还像真钱,跟上次我们查的那种假币完全一个天一个地,老大,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最近下面各个分局报上来不少假币案,我想我应该是撞着这帮人了。”
    “在南翔?”
    周春生点了点头:
    “嗯,刚才也在茶馆里。”
    “你想怎么做?”
    “你们这边有多少人,有武器吗?我看那个人带的钱不少,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过来谈生意肯定不会是一个人。”
    “镇里现在就我和谭两个人,外面的村子里还有六个人,都是谭这次到嘉定收拢的队员,不过武器倒是不多,谭自己带了一把盒子炮,我从吴大癞子那又顺了三把盒子炮和三颗手榴弹,手榴弹因为目标太大没带进镇里。”:
    说着林飞拍了拍肚子,掀开上衣露出了腰间的手枪,周春生眼睛一亮:
    “你这可不是简单的盒子炮,这叫快慢机又叫大肚匣子,弹匣供弹,全自动连发,这戴局长倒是挺舍得为忠义救国军砸钱啊。”
    盒子炮又称驳壳枪,全称毛瑟军用手枪,上供弹,半自动
    32款和30款的区别
    (
    德国毛瑟公司1896年研发驳壳枪后一直采用的半自动。
    1927年西班牙在仿制驳壳枪的基础上安装了快慢机,使其变成全自动手枪,在中国获得大额订单。
    德国为抢回中国市场于1930年开发了安装快慢机的驳壳枪,1932年又做了改进。
    由于德国生产的驳壳枪质量上远高于西班牙,国民政府采购了一大批的32款驳壳枪,所以一般提到快慢机指的都是32款的驳壳枪,当然里面也有少量的30款。
    按民国21年整编师编制,中央军每个步兵连配12支快慢机,基本下发到尉官级别也就是副排长。
    忠义救国军由戴笠和杜月笙组建,因为其活跃在日占区主要承担暗杀、骚扰、破坏等任务,戴笠对其寄予厚望,快慢机基本下发到副班长级别。
    )
    “我不懂枪,就想着这帮人不打小日本就会打中国人,拿着好东西也是浪费,还不如把装备都贡献出来,老大,你准备怎么做,就这用假钱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要需要人我去和谭继诚说。”
    “不急,先看看。”
    ...
    旅店外,短褂男左右张望了一眼见没人注意他后进了旅店。
    询问前台知道了周春生的房间号,他走到楼梯口向上看了几秒转向了楼道右侧,用轻微的敲门声敲开了西装男的房间。
    西装男见是他微微点了点头,而后自顾自的走到窗边将窗户全部关严。
    短褂男跟在他身后掩上了门,两人在八仙桌前坐定。
    短褂男:“俚那块怎么样?”
    西装男改用带着上海口音的北方官话道:
    “应该是上钩了,七十块钱一担,他们讲先给一百担试试水,我讲一百担就不要做了,要做最少拿五百担出来,那个姓李的去找同泰里老板谈了,册那我就不相信他们有钱不要挣。”
    “七十,这个价格不低,应该会上钩,他们也不想一直把货压手里,虽然这东西放不坏,但是哪有钱到手心里实在。”
    “嗯,现在我们不用急,等着就行。”
    “我在茶馆撞了个冲头,也是来买货的,有钱,我在想是不是捎带着把他也做了赚点外快。”
    “三哥讲了不要节外生枝!”
    “怕什么,这小子手上可戴了块大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