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杀人立威(二)
作者:陕甘总督   重生于红楼末年最新章节     
    看到山海关副总兵吴月先的大儿子吴应期,趾高气扬地从自己身边走过,都没给自己这个长辈打一声招呼,贾政不由得又羞又气。
    他的侄孙女贾巧儿,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贾政看到山海关副总兵吴月先深受今上器重,吴月先的儿子吴应期又长得一表人才,本想拉郎配,将贾巧儿许配给吴应期为妻。
    按道理,荣国府作为老牌贵族,匹配吴家这种新晋武将世家,还是比较合适的。
    结果吴家人连托词都懒得想,便直接拒绝了?
    贾政不禁联想到,难道是他以次充好,将一千支火绳枪掺进燧发枪中交付的事儿,被吴月先、吴应期父子俩给知道了?以至于吴家人担心这门婚事,会给吴家人带来天大的麻烦?
    而且,这件事连吴氏父子俩都知道了,那岂不是等于整个大周朝的官场中人都知道了?
    贾政感觉像是被人当头一棒,打得他晕晕乎乎,整个人都感觉有些不好了。
    他心里也感觉很冤枉啊。
    凭良心说,从户部拨付出来的那五十万两银子,专门用于军火采购,在经过兵部那一道关卡时,被漂没了一成。
    据说,这还是因为新任兵部尚书孙博雅为人清廉,不贪不占,连带着在兵部大堂里办公的那些中层司官,也一个个收敛了许多。
    兵部吃回扣,仅吃掉了一成,已经算是很文明、很客气的了。
    可是这笔银子,在经过户部大堂这一道关卡时,便由四十五万两银子变成了三十六万两银子。
    随后,这三十六万两银子拨付给了匠作监,究竟是怎么花掉的,贾政也不太清楚,他也不敢打听得太清楚。
    因为许多人都在私底下传说,分管匠作监的工部堂官徐大人,有意捞上一笔,以便回家养老。
    贾政作为工部郎中,负责将匠作监生产出来的燧发枪,运送到关外,交付给蓟辽总督府账下。
    因匠作监的枪支交付数量,比原计划中的数目少了大约一半,贾政担心蓟辽总督府那边不肯答应,这才求爷爷告奶奶,让匠作监另外提供了一千支老旧火绳枪凑数。
    他这纯属一片好意,结果现在还赖在他头上了?
    如今,匠作监不认账,说他们当初已经按照约定,提供了足额的燧发枪,有贾政这位工部郎中的亲笔画押为证。
    工部堂官徐大人,又不肯出面替贾政分说,反而还劝他退一步海阔天空,便认下这笔损失,从松江伯周进名下的蓬莱兵工厂,预定一千支燧发枪转交给蓟辽总督府衙门好了。
    徐大人说,“这次王自如大人也是发了狠,和女真诸部的这一场,他只能赢不能输,凡是拖他后腿、忤逆他意思的人,他都不惜下狠手,见一个灭一个。”
    徐大人还提到,“皮岛总兵毛振南大人,你总听说过吗?他拿着朝廷兵饷,在皮岛养小老婆,平日里花天酒地,谁又敢管到他头上去?可他碰上蓟辽总督王自如,几句话没有回答好,便被王自如用尚方宝剑砍下了脑袋。”
    贾政苦着脸说道,“这件事儿,我也听说了。但皮岛总兵毛振南即便该杀,他作为朝廷大员的身份摆在这里,朝廷法度所限,须经三司会审,再请今上圣断,怎么也轮不到王自如大人亲自动手,将他亲手斩杀吧?”
    徐大人阴恻恻地笑了一声,“你这些看法,都属于老黄历了。如今辽东战事,涉及到了大周朝的国运,所有规章制度都得给这次国运之战开路。你仅是工部司官,对于朝廷政治风向还有所把握不准。我不妨在这里提点你一句,今上已经下令,将毛振南的脑袋传送九边示众,采用了王自如大人关于毛振南犯下了十二条重罪的说法。你便知道王自如大人在今上心目中的地位究竟如何了?”
    “传送九边,枭首示众?”贾政倒吸了一口冷气。这说明毛振南的这件案子,已经办成了铁案,除非再换一个皇上,不然再也不可能翻案了。
    徐大人见贾政的脸色非常难看,便劝说他道,“你还有闲情逸致关心别人,还是先担心你自己吧?蓟辽总督府已经向工部发来紧急文书,交涉一千支燧发枪变成一千支老旧火绳枪一案,是我替你把这件事情担了下来,说是负责押运的这批衙役,办事不给力,将枪支型号看错了,允诺工部下设匠作监,会重新将这一千支燧发枪,补发到关宁军营中,人家这才没有纠缠此事。”
    贾政郁闷道,“可是匠作监那边,我已经去问过了。人家说,以我的签字画押为准,不可能承认这笔糊涂账啊。”
    徐大人心想,贾政这厮就是一个书呆子,你都签字画押了,人家匠作监还怎么可能认账?
    但徐大人这次贪墨太多,不想因为贾政到处叫屈,将这起丑闻暴露了出来,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给贾政指出了一条明路,“事已至此,匠作监那边,咱们就不去自讨没趣了。我听说,你那便宜女婿周进,在蓬莱建立了一家兵工厂,也能生产燧发枪,你不如向他讨要一千支燧发枪,弥补了这个亏空便是。”
    贾政心中悲苦,合着他一文钱的好处费都没有拿到手,反而还要弥补这么大一个窟窿,真是想死的心情都有了。
    荣宁二府经历了一场抄家之后,经济实力便大不如前,不要说让他贾政掏出一二万两银子了,即便是让他掏出一二百两银子,他也得绞尽脑汁,思考好几天。
    可现在,除了向松江伯周进求救,他又没有其他路径可走?松江伯周进,纳贾探春、贾惜春二人为小妾,贾探春还给周进生下了一个庶子,或许看在这些亲戚情分上,能求得松江伯大发慈悲,帮助他熬过这场难关了。
    贾政来到蓬莱之后,都不敢第一时间去找松江伯周进,而是先托人,偷偷摸摸地联系上了自己的女儿贾探春。
    贾探春南下数年之久,陡然间看到自己的父亲出现在自己面前,在惊喜异常的同时,还不由得嚎啕大哭。
    “夫人还好吗?大嫂还好吗?我那位姨娘还好吗?”贾探春泪眼婆娑地询问道。
    “好好好,她们都好。”贾政回答道。
    “如今夫人在家礼佛,其他一概不管,家务活都交由李纨、王熙雁二人共管。至于你那位姨娘,因环儿时常给她送些金银财宝过去,她现在家中穿金戴银,吃食都是头一档,就是脾气越发大了。”说到最后,贾政不由苦笑起来。
    近年来,赵姨娘母凭子贵,气焰越发嚣张,连贾政都只能好言哄着她了。
    没办法,荣府就是一个空架子,都指望着环儿送些银子过来,经由赵姨娘的手之后,多少能漏一点出来,让周边的丫头婆子们也得到一些好处,谁敢和她置气?
    听说家人们都还好,贾探春的脸色却越显凝重。
    很显然,贾政这次前来找她,又不是因为家人的缘故,那必然意味着,贾氏一族实则摊上了巨大的外在压力啊。
    “父亲大人究竟为何而来?还请明说才是,若是有解决的办法,我们也好尽早商量出一个章程。”贾探春直接问道。
    贾政心中一叹,这么好一个女儿,却给了松江伯周进为妾,要是当初周进这厮闯入荣国府,传出他和贾探春之间的绯闻时,他便当机立断,因势利导,促成了这门婚事,该有多好啊。
    贾探春若是有松江伯夫人的头衔,整个松江伯府的家当,都得有一小部分落在贾探春母子俩名下,这一千支燧发枪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贾政的胆量也渐渐地大了起来。他心想,贾氏一族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好女子,给了周进这厮做妾,周进若是有良心,便应当帮助荣宁二府这一回。
    他把心一横,便将自己的难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贾探春听说后,气得牙齿都差点儿咬碎了。她埋怨道,“父亲大人好糊涂。你只负责押送军火,接受多少枪支,就送去多少枪支好了,到时候即便数额上短少了一些,也断然不会怪到您老人家头上来。为什么一定要多事,提出用老旧火绳枪代替新式燧发枪的苯办法?”
    “你难道不知道在大周朝的官场中,有这样四个大坑,谁提议谁多干,谁能干谁多干,谁心软谁多干,谁老实谁多干?你这分明是把这四个大坑,都踩了一个遍啊。”贾探春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还有这种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贾政睁大着一双迷惘的眼睛,表情十分无辜地说道。他也感到很郁闷,明明自己是一片好心,结果却要帮其他人背锅,这真是倒霉透顶啊。
    一千支燧发枪,按照松江伯周进卖给山海关副总兵吴月先的价格,须得二万两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因为涉及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贾探春也没法选择置身事外,只能答应说,她尽量想个办法试一试,让贾政先不用担心。
    贾探春跟着松江伯周进这么多年,生儿育女不说,还帮助闺蜜韩雪打理她名下偌大产业,日积月累,手头上总算有了二三千两银子的积蓄,再加上贾惜春那里,又有数百两银子的体己银,托付她代为掌管。
    这样加起来,贾探春手头便有了三千两银子,可以供她在松江伯周进面前讨价还价了。
    不过,在说到正事之前,她须得先使用一招美人计,将松江伯周进给迷倒了再说。
    “这这这,这这这……”看着韩雪、贾探春、贾惜春这三个大美女,在自己跟前翩翩起舞,显露出大片大片的雪白肌肤,即便周进这厮经过近些年来的反复考验,在心性上已经足够坚定,却仍然抑制不住地有些激动起来。
    “明知道我这几天忙于军务,为即将远征辽南做准备,你们却在这个时候引诱我,是不是包藏祸心?”周进笑说道。
    及至他听说,是因为贾政在负责押送军火时,摊上了一个以次充好的罪名,也不禁替这位工部郎中感到叹惋。
    这真是一个书呆子啊,钱财都让别人拿去了,罪名却由自己来担,也难怪荣国府将近百年基业,会在他贾政手中败得精光。
    不过,贾政毕竟是自己的便宜岳丈,人家能欺负到贾政头上,就意味着不打算给他周进面子。
    周进这次若是撒手不管,下次人家又欺负到张诗卿或者白秀珠的家人头上,他周进难道也打算撒手不管不成?
    长此以往,都把松江伯当作是纸老虎,他周进还怎么树立自己的威信,还怎么在乱世之中参与角逐?
    工部堂官徐大人是吧?周进在心里给徐大人的名字打了一个叉叉,想要准备给他一个好看了。
    但是贾政这里,周进认为,这位老先生还是不要出来当官了,他根本就不是当官的料,反而还尽给家人扯后腿。
    在红楼原着中,连王夫人都曾说他,自从放了外任,并没有一个钱拿回来,把家里的倒掏摸了好些去了,若弄出事来,不但自己的官做不成,只怕连祖上的官也要抹掉了呢。
    可见连王夫人都认为贾政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继续让他留在官场上,只能是有害无益啊。
    周进将这层意思,仔细说给了贾探春、贾惜春二人,这一对姐妹俩都算是明白人,也早就知道贾政为人迂腐,不喜俗务,若是在太平年景,做个太平官也无妨。
    可现在是什么时候?
    现在已是王朝末年,乱象纷呈,女真诸部动辄入关南侵的时节,贾政这号人还想在官场上混日子,那就真是不知死活了。
    比如说,让贾政出任某地知府,他能守住城池不失吗?如果不能,则是失土重责,全家人都要受到牵连。
    谢希平的父亲,原任香河县尉谢京,便是前车之鉴。
    想到这里,探春、惜春二人一致表示,只要能让政老爷保住性命即可,他身上这个工部郎中的位置,就不必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