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千古奇冤
作者:陌生花   路漫漫且行且珍惜最新章节     
    何铸查得岳案冤情,如实禀告秦桧。
    秦桧却说。
    “此上意也!”
    改命万俟卨主审此案。
    万俟卨将王俊的诬告状等摆在岳飞面前,喝问道。
    “国家有何亏负,汝三人却要反背?”
    岳飞回答。
    “对天盟誓,吾无负于国家。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损陷忠臣。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
    万俟卨又说。
    “相公既不反,记得游天竺日,壁上留题曰,‘寒门何载富贵’乎?”众人附和:“既出此题,岂不是要反也!”
    岳飞悲愤难当。
    “吾方知既落秦桧国贼之手,使吾为国忠心,一旦都休!”
    便不再抗辩,任凭狱卒拷打。万俟卨等用尽手段,岳飞也宁死不自诬,乃至以绝食抗争,经岳雷照顾,才勉强支撑下来。
    十一月初七日,宋金“绍兴和议”达成:宋向金称臣,将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划归金国,其中包括被岳家军收复的唐、邓、商、虢等州,并每年向金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
    和议虽已达成,但岳飞始终未能被释放。
    万俟卨等逼供不成,为了坐实冤狱,又为岳飞罗织搜剔了所谓岳飞父子与王贵、张宪“有异谋”、岳飞曾口出狂言“指斥乘舆”、岳家军在援淮西时拥兵不进“坐观胜负”等数条罪名,欲将岳飞一举定为死罪。
    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认为岳飞无罪,与万俟卨竭力争议,均遭罢官处分。
    宗正卿赵士?以全家百口担保岳飞无罪,也遭万俟卨弹劾而革职并逐出临安。
    文士智浃、布衣刘允升、范澄之等也分别上书为岳飞申冤,但都受到株连,刘允升被下大理寺处死,智浃、范澄之后来都死于流放地。
    已赋闲的韩世忠因岳飞入狱之事质问秦桧,秦桧回答。
    “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韩世忠忿然道。
    “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通过秦桧上报奏状,提出将岳飞处斩刑,张宪处绞刑,岳云处徒刑。
    宋高宗赵构当日批复。
    岳飞特赐死。
    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
    岳飞受“拉胁”之刑,在大理寺狱中被杀害,时年39岁,岳云和张宪被斩首。
    岳飞的供状上只留下八个绝笔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此后,岳飞、张宪的家产都被没收,家属被分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
    岳飞的死讯传出,百姓们都为之哭泣,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大臣们为此酌酒庆贺道。
    “和议自此坚矣!”
    岳飞被害后,云璃化身为狱卒将岳飞的遗体背出了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月的这一世里她鲜少在出手干涉他的人生,到了如今她也是看出了他的一些谋划。
    除此之外,便是此时的云璃气息要比之从前虚弱了许多,体内的力量也已是十不存一,她在月的墓前枯坐了七日,也烂醉了七日。
    七日后,正当她将已经空了的酒壶挂回了腰间,起身在身前一招手,就牵住了月飘荡在半空中的魂魄,她便带着月的魂魄,准备再次前往地府,也是就这时霸天却是出现在了她的身前,伸手拦住了她的去路,低沉着声音开口道。
    “你不要命了吗?居然还要为他去闯那地府!”
    云璃没有理会他的劝阻,转身便带着月的魂魄离去了。
    那一日,地府剧震不已,青年模样的哈迪斯,看着眼前这一而再再而三,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的云璃,后牙槽都是咬得咔咔作响,狠不得将她生吞活剥了开来,这混蛋每次来,强行送那人入轮回,办完事,她倒是拍拍屁股就离去了,可就苦了他了,这千百年里,他几乎不是在修复奈何桥,就是在修补奈何桥的路上。
    也亏是她每次来之间都会间隔个几百年,不然,在奈何桥怕是早就要塌了,但就是察觉到了眼下的云璃气息弱了许多,哈迪斯依旧是敢怒不敢言,毕竟他的实力也在不完整的,又在日积月累的修补中,损耗了许多。
    等到云璃送那魂魄入了轮回离去后,哈迪斯才从宫殿中走了出来,下一刻,满脸泪痕的孟婆又如往常一般的找上了他,不等她开口说些什么,哈迪斯便伸手打断了她接下来要说的话。
    他也懒得在废话,毕竟同样的话,他已经说了许多遍了,他直接飞到了奈何桥边,盘膝坐于桥上,勾动体内的死亡法则,开始修补起其上的一道道裂痕。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死,张孝祥等人上书要求为岳飞昭雪冤案。
    万俟卨凭借宰相的大权,坚决阻止为岳飞昭雪,他对高宗赵构说。
    “虏方顾和,一旦录故,将疑天下心,不可。”
    绍兴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南宋抗金情绪重新高涨。
    官员杜莘老、太学生程宏图、宋芑等人都分别上书要求为岳飞平反。
    御史中丞汪澈到鄂州岳飞旧部巡视,鄂州将士联名上状,要求为故帅申冤,“哭声如雷”,汪澈劝慰多时,答应禀报朝廷,人们仍啜泣不止。
    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赵昚即位,降旨为岳飞“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冤狱终于平反。
    隗顺之子告知宋廷其父安葬岳飞之前情,宋廷乃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淳熙四年,宋孝宗令太常寺为岳飞拟定谥号,初拟“忠愍”。
    次年最终确定为“武穆”。
    议谥之时,因秦桧、秦熺父子曾掌握史馆大权,有关岳飞与岳家军的史料被大量销毁、篡改,致使岳飞平生之所以着威望,系安危,与夫立功之实,其非常可喜之大略,虽所习闻,而国史秘内,无所考质,宋廷官员只能以访问故将遗卒的方法考证史实。
    宋宁宗嘉泰四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
    宋理宗宝庆元年,改谥“忠武”。